随着期末考试的进行,一个学期紧张而又充实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中小学生即将迎来盼望已久的寒假。与此同时,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也摆在了各位家长的面前,那就是如何引导孩子度过假期闲暇时间,让孩子过一个快乐、充实的寒假。
寒假是中小学生一年中最长的闲暇时间之一。法国教育家朗格郎认为:闲暇教育的主要任务和内容是培养科学的闲暇观,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主动的创造精神;发展人的志趣、才能和个性;培养享受丰富的精神生活和陶冶性情的能力。”因此,作为家长指导孩子的寒假生活,应以注重培养孩子的志趣、才能和个性为前提,让孩子自主合理安排,做他们想做的事情。
一是自主安排,制订计划。对于紧张学习了一学期的中小学生来说,对寒假生活充满了期待,有许多事情要安排在寒假里来做。家长一定要理解他们的想法,尊重他们的意愿,让孩子自主安排他们的寒假生活,做他们感兴趣、愿意做的事情。同时,家长还要指导孩子制订一个科学的、适合他们的寒假生活学习计划,安排好每天的时间、每天所要做的事情。
二是劳逸结合,抓好学习。中小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寒假也不例外。因此,家长在协助学校督促孩子认真完成各项寒假作业的情况下,要指导孩子抓好寒假的学习生活,每天可安排二到三个小时的时间,做好以下三件事情:第一件是查漏补缺,补补自己的薄弱学科。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主要让名师点拨一下;对于基础差的学生,主要就是补基础,哪儿差补哪儿。如果需要的话,可以在孩子自愿的前提下参加辅导班,但切忌不顾孩子意愿、不切孩子实际,盲目地给孩子报辅导班。第二件是进行适当预习,了解下学期都会学些什么内容,让孩子心里有个准备,为下学期做好计划;第三件是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通过大量的阅读积累,培养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分析能力。在引导孩子读书上要以经典名著为主,让孩子每天列出读书计划,整个假期阅读二到三本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经典名著。
三是多做实践,培养能力。孩子放假在家,相对来说有较多的空闲时间。家长要创造条件、积极鼓励孩子多做一些如家务劳动、外出旅游、走亲访友、社会志愿服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让孩子走出家门、走进自然、接触社会,在实践中锻炼能力,磨炼意志,学习知识,增长本领,得到全面的发展。
生命在于运动,要让多彩的体育活动丰富孩子的寒假生活,家长可根据孩子的兴趣喜好,开展家庭体育活动,和孩子一道来到运动场上,打打球,跑跑步,跳跳绳,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既增强了体魄,又增进了感情,可谓一举两得。
四是感悟传统、感悟亲情。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这其中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凝结了厚重的民族情感,是对中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亲情教育的有利时机。家长要有意引导孩子在欢度节日的同时更多地了解关于春节的历史典故、民间习俗,带领孩子探望长辈,看一看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向他们拜年、问安。通过这些让他们去体味人间亲情,感悟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是规律生活、合理作息。很多孩子都有这样的想法:辛苦一学期了,假期要好好放松一下。于是乎,看电视、玩电脑、打游戏……毫无节制,作息全打乱了,晚上12点还不睡,白天10点还不起,早饭放到午饭吃,午饭放到晚饭吃,生活作息规律全乱了套。假期让孩子放松一下是无可厚非的,但建议家长一定让孩子在规律生活、合理作息的情况下放松,要做到放松有度,科学放松,在放松身心的同时强健体魄,增强本领。另外,假期孩子独处以及户外活动的时间相对较多,一定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 一切都要把安全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