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扬是教育最主要的、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及时和适当的表扬,会给学生带来极大的鼓励和促进。但是,通过对我市各学校进行调研,我们发现,仍有不少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教育学生时,存在要求多、限制多、规定多、指责批评多的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并肯定班级和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即使表扬也是轻描淡写、一带而过,缺乏应有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愿望。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将无济于事。”作为一名班主任,更要时刻关注学生细微的变化和点滴进步,及时加以引导、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更多地处于欣慰、幸福、成功的内心体验之中,以此增强其发奋图强、战胜困难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快乐的心境、旺盛的精力投入学习和生活。
大体来说,按照不同的角度,表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按照形式,可分为口头表扬、歌声表扬、喜报表扬、奖品表扬等;二是从表现的方式上来划分,可分为赞赏式表扬、评价式表扬、兼顾式表扬、拔高式表扬等;三是从达到的作用上划分,可分为鼓励性表扬、肯定性表扬、期望性表扬和诱导性表扬等。
表扬是学生进步的阶梯。作为班主任,在管理班级和教育学生时,除了要乐于表扬外,还要掌握一定的表扬艺术,做到适时、适度、适量、适宜,不能夸大其辞、人为拔高。
一是要适度。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表扬时,一定要把握好次数和度数,滥用和吝用都不足取。滥用表扬会失去这一方法应有的积极意义,久而久之会让学生产生不真实感,甚至对表扬不以为意;吝啬表扬则会导致学生丧失自信,甚至对成功望而却步,轻言放弃。在表扬的基调上,一定要讲究分寸,力求实事求是。任意拔高、言过其实的表扬会让学生反感,如“你的作文真了不起,没有任何人能跟你比”这种言过其实的赞美之词,除了会让受表扬的学生本人产生自满情绪外,也会导致其他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二是要及时。表扬要讲究时效性,只有及时的表扬,才能真正起到鼓舞和激励的作用。作为班主任,要时刻关注学生每一点每一滴的进步和成长,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本人获得积极的心理体验,进一步激发其向上的动力,还能在整个班级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带动广大学生向其学习。反之,如果班主任对学生取得的进步和成绩迟迟不作出反应,不能及时保护学生的积极心理,学生就会产生失望、压抑等负面情绪,其他学生往往也会因此对集体产生冷漠感,久而久之,班集体就会失去积极向上的精神,变得像一盘散沙。
三是要具体。表扬一定要具有针对性,切忌泛泛而谈。像“你是一名好学生”、“你最近表现很好”等内容空洞的赞扬,很难在学生中产生共鸣,更谈不上激励和影响了。如果将其改成“近段时间,你书写工整,作业认真”、“你最近在语文学习上很下功夫”等具体而明确的内容,则会让孩子产生真正的愉悦感、成就感,表扬的效果自然也就大不相同。
四是要用心。表扬学生要态度诚恳,不能随口敷衍、漫不经心。班主任在表扬学生时,要以心理学理论为依据,针对学生的心理、年龄、性别、思想意识等方面的差异,在不同的场合采取不同形式的表扬。
五是要合理。要合理选择正确的表扬方法,多用赞赏式表扬,少用评价式表扬;多用兼顾式表扬,少用拔高式表扬。如当班级取得某项成绩时,班主任可以说:“这次成绩的取得,是全班同学共同努力、团结进取的结果。当然,也与某某同学的动员和组织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不能说“这次多亏某某同学,同学们要向他学习”这种过分强调个人作用的拔高式表扬,以免其他学生产生抵触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