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大学生家教中心![请登录] [免费注册]
网站首页
学员注册入口
教员注册入口
上海大学生家教中心
教员库
学员库
给管理员留言
首页 免费注册 学员库 教员库 推荐教员 教员图片墙 辅导班 辅导机构 支付方式 在线留言 兼职平台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资料分享 > 教与学 > 正文

讲究艺术 科学合理运用批评教育手段

发表日期:2015-1-16 作者:上海大学生家教中心 电话:18721125773 浏览:356次
    表扬和批评是教育的两种手段,看似对立,实则相辅相成。成功教育的原则是不抹杀学生的闪光点,不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但它并不排斥批评惩罚。赏罚分明才能让学生明辨是非,形成责任意识,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
    2009年,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明确:“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这种权利,正是一名班主任正确引导学生的责任需要。
    不过,在现实教育教学实践中,由于部分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未能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甚至抱有“挑毛病、找错儿、压制、整治”的思想,从而导致批评教育未能产生应有作用,甚至出现负面影响,使得学生产生抵触心理。
    事实上,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手段,“批评”本身是没有错的,错的只是批评的方式和方法。通过实践我们不难发现,同一种内容的批评,用不同的方法去表示,往往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那么,怎么做才能有效地发挥批评的积极效应,让其真正为教育教学工作服务呢?
    一是要控制情绪,保持理智。“爱之愈深、恨之愈切”,作为一名班主任,往往对学生倾注了很深的感情,在发现学生犯错误时,情绪难免会有些激动,甚至会失去理智,说出一些过头话,无意中伤害到学生的人格和尊严,如“你再这样,就滚出我的班”、“你真笨,简直像头猪”等。这是千万要不得的。在发现学生犯错误时,班主任一定要用理智的力量控制好情绪,忍住心头怒火,保持平常心,耐心细致、循循善诱地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在友好、和谐的气氛中帮助学生敞开心扉、解决问题。
    二是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尊重信任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础。班主任在批评教育学生时,一定要做到信任、尊重学生,不伤害学生的人格尊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心真意愿意和教师沟通,主动地接受来自教师的批评和意见,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错误并改正错误。对学生陈述的理由和经过,即便有所怀疑,也要抱以信任的态度,耐心倾听,切不可武断、粗暴地否定,或直接打断学生,要给学生一个申述的机会。此外,在批评时,切忌讽刺、挖苦学生,要用平等的态度与学生沟通,多用提示语引导、启发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认识错误。同时,批评还要讲究场合,最好不要在大庭广众之下进行。
    三是要讲究“火候”,适时适度。适时指的是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时,一定要抓住恰当的时机,用好“热处理”和“冷处理”。如学生损坏了公共财物,班主任要趁热打铁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此为“热处理”;而当学生打架时,班主任则不可盲目论断和指责,一定要“冷处理”,在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后,再找机会分别和学生谈话,想办法化解学生间的矛盾。适度就是批评要做到“点”到为止,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性质和危害,并积极改正就行了,切忌穷追猛打、不依不饶。
    四是多些宽容,以奖代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数生十过,不如赞生一长。”谁都爱听表扬话,不愿听批评话,甚至一听批评就心烦。学生也一样。因此,作为班主任,应多给学生一些宽容,在教育批评学生时,巧妙地运用赞扬学生进步的方式,代替批评其不足。
    五是加强沟通,注意善后。从心理学角度来说,人们总是把批评看作贬义的,所以当听到批评时,心里多少会有些不舒服,哪怕是最正确的批评,也很容易让受批评者产生不平、焦虑,甚至反感情绪。因此,班主任在进行批评教育时,切不可一“批”了之,一定要认真做好善后工作,真诚地与学生交流、沟通,请他谈谈受批评后的想法,帮助学生共同寻找改正错误的方法和途径,尽可能消除由批评带来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