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组建一支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是创建良好班集体的关键。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一定要重视班干部队伍建设,选择一些品学兼优、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建设一个团结和谐,具有一定凝聚力、向心力的班委,使之成为班级建设的核心。
在班级建设中,班干部具有特殊的地位,他们既是班主任工作的得力助手,又是班级工作的领头雁。
头雁领航群雁飞。要管理好一个班级,关键在于培养好班干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人尽其才,在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挥组织者、管理者和火车头的作用。
如果我们将班级管理比作分子,把班主任和班干部比作分母,每发掘培养一个有能力的班干部,就增加了分母的值,分母越大,商越小,班级管理的效果就会越好。那么,如何建设一支过硬的班干部队伍呢?
一是要科学选配。班主任选配班干部有很多途径,如班主任指派,学生自荐、学生推荐,公开竞聘等。除在班级新组建的情况下,班主任最好少用指派和学生自荐的方式来选配班干部,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公平——给每名学生均等的机会,公正——让优者、能者居之,公开——让选配的班干部真正在学生中树立威信),通过推荐、竞聘等方式,把学生信服、能力强、品质优的学生选出来,充实到班委会中来。
二是要因才而用。班级虽小,事务俱全,需要有不同长处和才能的学生来分担不同的班级事务,从事不同的班级管理工作。在班干部选配中,班主任一定要做到因岗而异,因才而用,使每名班干部都能人尽其才。班主任在选配班干部时,一定要注重观察,学会判断,做到“望、闻、问、切”。“望”即“看”,要看学生的言谈举止、思想素质、指挥才能等;“闻”即“听”,要听备选班干部的心声,同学、老师的评价等;“问”即与备选班干部进行思想交流和沟通,了解其真实想法和思想根源;“切”即作出合理评价判断,量体裁衣,为其安排合适的岗位。
三是要精心培养。班干部也是成长中的学生,虽然与其他同学相比他们在学习、纪律、品质等方面表现突出,但他们身上也有缺点和不足。在班级管理实践中,一些班干部,尤其是新任的班干部,往往会因工作方法不多或不当而影响工作开展,甚至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班主任对班干部不能光用,还必须加强教育和培养,通过干部例会、个别指导等方式,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意识,并教给他们一些工作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克服“特权”思想,淡化“管人”意识,强化“服务”意识,处理好三种关系,即:处理好自己与老师的关系,处理好自己与同学的关系,处理好工作与学习的关系。
四是要鼓励支持。班干部在处理班级问题时,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甚至遭受一些误解和讽刺,这时,班主任一定要做他们的坚强后盾,及时找他们谈心,肯定他们的工作和努力,倾听他们的烦恼,疏导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解开心结,鼓舞斗志,重树战胜困难的勇气。
五是要严格要求。班干部是全班同学的榜样和模范,对待他们,班主任更应该高标准、严要求。要求同学们做到的,班干部更应该做到。班干部不是完人,他们也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对于他们的缺点和错误,班主任同样要给予批评,但在批评的方法上,要注意和其他同学区别对待。在迟到、旷课、违反课堂纪律、打架、损害公物等一般错误上,批评时要做到一视同仁,甚至有意识地对班干部更严厉些。但在处理班干部内部不团结,以及组织工作中产生的错误等问题上,要与普通同学区别对待,不宜公开批评,以免降低班干部在同学中的威信,对日后工作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