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发事件因其突发性和难以预料性,常常会让班主任感到措手不及。但是,如何处理偶发事件,却足以反映出班主任的思想修养、情感意志、思维品质、组织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班主任走进教室,见到黑板上画着自己的头像,旁边写着班主任遗像”。这位班主任并未发火,而是拿起黑板擦,一边擦一边淡淡地说:“画得不错,但是老师更希望,这位画画同学能利用自己的特长,好好地为我们的班级服务。”随后便开始讲课。下课后,画画的学生找到老师承认错误,老师并没有对他进行严厉批评,而是说:“对于你的道歉,我表示接受。但是,你必须将功补过,今后,我们班的黑板报就由你负责,只许干好,不许干坏!”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偶发事件处理得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学生的成长,同时,也关系到班集体的巩固和发展。在上面这个事例中,这位班主任冷静、睿智、合理的处理方式,不仅及时控制了事态的发展,保证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也使得这一偶发事件,变成了教育学生的契机。这种行为,值得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学习和借鉴。
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学会正确处理偶发事件。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偶发事件,往往便是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教育契机。那么,如何才能智慧地处理班级偶发事件,变被动为主动,化消极为积极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是未雨绸缪。班级内发生偶发事件具有必然性,一个拥有几十名思维活跃、性格各异、活泼好动的孩子的班集体,不可能一直是“风平浪静”的,时不时就会发生意外,出现班主任预料不及的事情。“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班级偶发事件的必然性,要求班主任必须做到未雨绸缪,对班级内各种可能发生的事情提前做出预测,并认真思考、制定出科学的解决方法和对策,这样,在处理偶发事件时,才能做到游刃有余、从容冷静。
二是冷静理智。偶发事件是很难确定和预料的,对此,班主任应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尤其是一些纯属学生不讲文明、不守纪律或公然挑衅教师的偶发事件,很容易让班主任产生“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愤怒情绪。但是,即便如此,作为班主任,也千万不要失去理智。因为,处理班级偶发事件的大忌,就是缺乏冷静、客观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班主任首先要克制自己的情绪,不要因此对学生进行简单粗暴的批评和嘲讽,更不要因此大发雷霆、滥施惩罚,要做到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理智地处理偶发事件。
三是热冷结合。在处理班级偶发事件时,班主任要做到“热”、“冷”结合。所谓“热”,就是指当班级内发生偶发事件时,班主任要迅速做出判断,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控制事态发展,消除不良影响,确保教育教学正常进行。“冷”,就是指当事态得到初步控制后,先不要急着给这个事件下定论,要等一等、看一看,给学生自省和反思的时间,让他们把发热的头脑冷却下来,采取和风细雨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澄清思想误区,认识自己的错误,主动进行悔改。
四是了解细致。偶发事件的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很多都是班主任不曾了解、未曾预料到的。因此,在对其进行处理时,一定要事先进行认真细致的调查,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进行综合分析,给予客观合理的处理。切不可贸然行事,仅凭主观臆断就盖棺定论,对当事者乱指责、乱批评,导致矛盾激化,甚至事态扩大、升级。
五是反思总结。虽然偶发事件并不常见,但其同样有着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甚至有可能会出现反复。所以,在处理完某一偶发事件后,班主任一定要认真地进行反思和总结,从偶发事件中分析其必然性,化被动为主动,以防类似事件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