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认为,学校应当领导家庭。美国北佛罗里达大学一位教授也认为,学校应在家校合作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在家庭、学校这两个教育主体中,学校是主导,向家长普及现代家庭教育知识和科学教子方法,做好家庭教育指导,这是学校的职责和义务,也是学校提高教育质量,保证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学校一定要通过办好家长学校、建好家长委员会等有效措施,进一步畅通渠道,做好家庭教育指导。
一是办好家长学校。家长学校是学校向家长宣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普及现代家庭教育知识、指导家长开展家庭教育的重要载体。办好家长学校不仅是上级的要求,也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因此,各学校要把家长学校工作列入学校日程,落实人力、物力,办实办好,达到有挂牌标识、有师资队伍、有固定场所、有教学计划、有活动开展、有教学效果的规范效果,确保在完成教学计划的同时,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家长指导,开展一次家庭教育实践活动。
二是开好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及教师与家长交流的重要形式,对于家长会工作,我市各学校都十分重视,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一到两次。但从组织形式上看,主要是教师讲家长听,形式单一,家长不能有效参与。在今后工作中,各学校要不断探索家长会的有效形式,可尝试家长讲、学生讲、师生共讲等形式,让家长积极参与进来,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三是建好家长委员会。家长委员会是学校与家长相互联系的纽带和桥梁,是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努力实现学校、社会、家庭教育一体化的有效载体。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强国必强教,强国先强教》的讲话中指出:“中小学还要建立家长委员会,不断完善学校科学民主决策和评价机制。”随着学校现代化管理制度改革的推进,家长委员会工作受到了教育部门及学校的重视。但从整体看发展还不平衡,绝大部分学校没有成立家长委员会,有的虽然成立了,但也形同虚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各学校在推进家、校联合,完善学校管理,指导家庭教育工作中,应把家长委员会工作真正重视起来,开展起来,让每个班级都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真正参与到学校工作中来。
四是做好教师家访工作。家访是教师与家长之间最有效的交流方式,历来受到学校的重视。但随着互联网等现代通信工具的普及,这种联系方式越来越被弱化。家访有其独特的优势,是教师通过打电话、发电子邮件、开家长会、“请家长”等不可替代的。在家访时,教师走进学生家中,与家长面对面交流,不仅有利于增进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也使教师客观真实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生活状况,以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措施。因此,学校一定要重视教师的家访工作,做出统一部署和要求,为教师提供方便和服务,引导和督促教师做好家访;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一定要把家访当作自己工作的重要内容,每学期都要作出规划,专门安排时间开展家访。
五是搭好家校联系平台。做好家庭教育指导,建立有效平台,加强家庭与学校的联系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否则一切无从谈起。因此,作为学校还应采取如创建家校沟通网站、设立家校热线、编发《家校通讯》、创办家长沙龙、建立校信通、设立教学开放日等有效措施,积极主动搭建家庭、学校联系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