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是课堂教学最常用,最容易操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但使用不当,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可能把课堂气氛搞得紧张。有人不喜欢学生提问,学生的疑问,恰好是反过来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控课堂。
答错了允许重答,回答不完美可以补充,可以使学生消除紧张心理。一堂课,不是每一个人都收获,优秀学生同样存在弄不懂的地方,答错问题不能判定学生对知识完全不懂,答不完美不能讲是学生理解不透,课堂上的领会不能代表学习的全部。在课堂中,回答问题,情境、氛围、时间甚至老师的讲述,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对知识的深层次理解。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没有更多的闲暇供学生思考,有的提问似抢答,学生答不上来是正常,老师不要把要求拔高,以免影响学生的学习情趣。换一种方式处理,往往得到很好的效果,答错了,坐下听别人的回答,然后允许或重新叫学生回答,答对了要给予肯定,回答不完整,可以补充,上黑板演算错了,偶有所悟,可以再上去补充,这些做法,对造就和谐课堂,对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是有益处的。
不要答错了批评挖苦,回答丢三落四便数落一通,都不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的体现。
没有想好的问题允许再想,不清楚的问题允许发问。学生毕竟是孩子,课堂听不懂是常事,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有教师的因素,在提问时,的确有人回答是“没有想好”,这是学生的真心话,绝不能不当回事,更不能乱批评训人,让学生坐下再想一想,待到后面再问,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对学生认为不清楚的问题,要鼓励学生发问,课堂上,学生的发问是具有共性的,一人发问,可以解决许多人的疑团,也可能解决或突破难点,还有可能帮助老师解决口误。对学生的发问,老师要认真倾听,及时作出反映,要注意学生的接受情况,直到学生满意为止,如果处理不好,可能把学生的发问止住。
有不同意见允许争论,教师错了允许指正。课堂上的师生,在学习和传授知识上是平等的,对知识质疑都一样,没有任何权威,都是朝着正确的目标迈进,同学之间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见解,允许争论,鼓励争论,对老师的讲授,有疑团的地方,同样可以争论。学生之间的问题争论容易解决,一般难办是学生对老师讲解的质疑,这里关键是老师,学生的质疑,有两种情况,一是不懂造成,二是老师讲错,因此,教师要本着不让学生有遗憾为课堂教学的目的,虚心听取学生的意见,不管是哪一个问题,将事情处理好后,都要对提出疑问的同学大加赞赏才是,这是保证后续教学顺利进行的招数,是一位成熟教师的起码素养。
上述所讲的三个方面,容易将课堂气氛弄僵的是教师,而不是学生,知识的学习和传授,是一个互相联动的过程,没有学生教师教谁?学生的质疑,是送给老师最好的礼物,因此,教师不但只是提问学生,也要笑纳学生的疑问,教与学是相长的,而不是护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