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中今年有17名同学圆梦清华、北大,与周口郸城一高高三·八班并称“考霸班”,并列创单班考取清华、北大全国纪录。其中,该校高三·十八班就占11人,同时,该班还有62人过一本分数线,被国家重点高校录取。
这一教育成绩的背后有多少动人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走近市十佳班主任权记红老师。为师之道,爱心为基 “教师是撒播心灵种子的职业,对待学生要有爱心,要讲方略,要因材施教,让自己的师德与才能成为学生进步的最大助力,引导学生迈向成功的大道。”权老师这样说道。
2005年从河南师范大学数学系毕业后,他就来到上海高中开始了班主任生涯。“温家宝总理曾说:作为一名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没有爱心,就没有教育。’‘师爱’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权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王凯利家在淇县,刚上高一时不太适应高中的校园生活,成绩直线下降,又遭遇母亲去世,一度陷入极度的痛苦和自卑中,多次要申请退学。权老师多次与她谈心,让她明白告慰母亲最好的方式就是努力学习,实现大学梦,将来有一个好的出路,还给予她更多关心与呵护。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王凯利终于从阴影中走了出来,成绩也开始稳步增长,今年以582分的优异成绩考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师之道,贵在方略 爱心与智慧是两只翅膀,只有两者兼备,才能帮助孩子们走得更加稳健,让孩子们飞得更高。为师之道,要以爱心为基石,更要讲智慧,要有科学的方法。
今年以全市第一名的成绩考入北大的高晓莉,高考前成绩很不稳定,权老师心中很是着急,每次考试成绩一出来就找她谈话。谈话之后,成绩又总是退步。很多老师也暗自着急,纷纷劝他不要再找高晓莉谈话了,以免起反作用。但他仍然坚持对高晓莉进行针对性指导,为她指出努力的方向,帮她调整心态,一直坚持到高考。为师之道,贵在因材施教 作为教师,他真诚对待每个学生,把爱播撒到全班学生的身上。在班级教育中,他主动了解学生所想、所做,真诚地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从郑州外国语学校转学回来的张强,之前有很多毛病,如上课睡觉、说话,写作业不认真等,但他也有很多优点,如脑子灵活、反应快。针对张强的特点,权老师多次与他谈心,引导他逐步克服缺点、强化优点。最终,张强不负众望,以优异的成绩圆梦清华大学。
还有侯飞宇,权老师曾一次次从网吧把他找回来,半夜从家赶到办公室,为他查找早应该填报的资料。8年里,类似的事情数不胜数……
“教学生三年,为学生想三十年”,“教育就是用性格塑造性格,用胸怀去开阔胸怀,用境界去拓展境界”。以智慧为支撑,用爱心浇筑,权老师为学生也为自己架起了通向成功的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