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为孩子选择值得学习的名人,同时要防止孩子受到某些名人的不良影响。
名人对大众有特殊的影响,其中孩子就是一个比较容易受名人影响的群体。
青少年由于其认知和心理发展特点,他们更容易被名人的形式化、表面性的形象所吸引。因而他们喜欢的名人多为歌星、影星一类,甚至出现追星现象。
小彤特别喜欢流行音乐.特别是张国荣的歌曲。只要是他的CD就买,有他的相片、图片就收藏,有张国荣的电视节目就看……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学习成绩也受到了影响。在张国荣去世那段时间里,他悲痛欲绝,几乎也想自杀,家庭、学习都抛之脑后了。幸好父母、班主任及时觉察,慢慢对他进行心理开导,才把他的心思引回正路。
这种名人效应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利的,值得父母警惕。
父母应该教会孩子辩证地看待名人,不能极端化。要让孩子知道,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能引起人们好感、关注、记忆,的确是在某些领域有过人之处;但是名人也不是完人,他们身上也可能有一些不好的思想和行为,并不值得效仿。而反名人在他不擅长的领域,可能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因而对于名人的崇拜,应该适度和理性,懂得哪些是应该学的,哪些是没有价值甚至有害的。父母要引导孩子,去关注名人成功背后的努力,为自己树立良好的楷模。
名人有很多种,比如科学家也是名人。父母可以引导孩子以科学家为榜样,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努力学习,追求事业的成功。父母应拓宽孩子的视野,为孩子选择好的“名人”,让那些贡献突出的科技英杰、商界骄子、文学泰斗、政坛领袖,“走进”孩子的心中。
父母还可以利用名人效应,使用名人的话语来“帮助”自己教育孩子,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由于名人效应,名人的话往往比一般人的话更有影响力。比如“名人名言”,就是名人在长期生活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对人生、社会的深刻的内心体验,往往有深刻的思想内涵,可以成为学生人生旅途上的导航灯塔。
小燕从小学习成绩一直很优秀,但不知什么原因,上了高中后学习成绩却忽上忽下。小燕的母亲想:是不是对她的唠叨与说教太多了?眼看离高考越来越近,每亲忽然想到,可以试试用名人名言来激励她,
也许比自己的话更有说服力。于是母亲每天注意孩子的学习态度和情绪,了解她的心理,弄清她的学习障碍,有针对性地抄写一些有激励和启迪作用的名人名言,放在她的写字台上,一天换一条。
从写给她第一条名人名言开始,母亲逐渐感到了孩子精神面貌和学习态度上的变化,于是她断定这是一个好方法。随着每天一条名言的激励,小燕的成绩不断提高并稳定,再也用不着母亲催促与劈叨。终于,在名言的激励和自己的努力下,小燕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