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格的父母应该是孩子的——知识的启蒙者、言行的示范者、知心朋友、心理保健师、称职的指导者。
那么在社会生活中,作为父母,扮演的是怎样的角色呢?
作为父母,其职责理所当然是养育和教育子女。如果做得不好,就可能成为“不良父母”,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的影响。
许多做父母的,在成为父母后,都感到父母的职责比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事实上,家庭教育的确是一门复杂的学问。为了精通这门学习,父母需要积极学习关于家庭教育的各种知识。比如,阅读有关家庭教育的书刊,收看家庭教育电视、广播节目,掌握孩子身心发展规律,了解学校教育目标、要求和内容,提高家庭教育素养,包括观念、态度、知识、方法和本身思想品行修养,等等。
具体来说,父母如果扮演好7以下几方面的角色,就算得上是成功的父母了。
1.知识的启蒙者。所谓“知识”,不仅包括科学文化知识,还包括社会生活方面的种种知识,诸如社会交往、自我保护、独立生活、承受挫折、合理消费、正当休问、心理保健、审美等等。父母应该做这些方面知识的启蒙者。
2.言行的示范者。要当好父母、好家长,父母的自我教育十分重要,如列夫“托尔斯泰所说:“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而自我教育则是父母影响孩子的最有力的方法。”也就是说,父母的模
范和榜样力量,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3.知心朋友。父母不仅要对孩子充满爱,还要热心支持,并尽力满足孩子的合理需求i要对孩子的生活悉心照料,耐心指导;对孩子的心理进行认真观察、精心分析;对孩子的教育多多关注、循循善诱。
4.心理保健师。家庭是影响孩子心理发展的主要环境。父母不仅要有健康的心理,创造和睦温馨的家庭心理氛围,而旦要学习掌握心理卫生常识、努力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当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父母要帮助孩子矫治心理异常,如果比较严重,则要求助于心理治疗专家。
5.称职的指导者。当好父母角色,还必须按照社会的要求和孩子的年龄特点,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孩子发展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促使其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果重智轻德,重知轻能,就不能算是称职的指导者。
另外,父亲和母亲由于性别不同,在教养孩子的角色任务上有一定的差异,要进行一定的分工。在孩子处于婴、幼儿早期时,母亲作为生活的照料者,往往扮演着养育、保护、抚爱孩子的角色,构成孩子的毋爱世界。在这个阶段,如果孩子缺少母爱,将来就会产生心理缺陷”孩子六七岁后,越来越多地接触外部世界,这时,父亲的角色往往代表这个新世界的道德规范、信念、价值取向和生活准则,成为孩子认识、适应母爱之外世界的指导者。这时的孩子在学习态度、兴趣爱好、价值观、社会规范等方面.更容易受父亲影响。
同时,父母的角色分工,对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也很重要。研究表明,男孩与女孩在成长中,往往表现出不同的特点:男孩容易模仿和参与男性角色的各种活动,显示“物体定向”,就是倾向于物质世界的意向;女孩偏于模仿和参与女性角色活动,显示“人物定向”,也就是倾向于情感世界的意向。这两种倾向不仅由生理特征决定,也由社会文化中性别行为模式的学习、模仿所形成。而父母角色的分工,对于孩子性别角色的形成,会起到重要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