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扮演着引路人与指导者的角色。我们应该告诉孩子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什么是善良的,什么是邪恶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以一种平和的姿态出现.通过温和的建议,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这样的教育方式岂不是更容易取得好的效果?
---------------------- 一位懂得给孩子温和建议的父亲
孩子犯错后,如果父母用命令的口吻警告孩子,或用严厉的声调斥责孩子,孩子自然不愿接受。因为孩子会觉得如果对父母做出让步,就意味着自己的软弱和不自主,他们会感到没面子。有此父吐经常对孩子大吼大叫:“不要吵,不要乱喊乱叫!”斥责孩子:“一点都不偷礼貌,谁叫你插话的?”在这种情况下,孩了很难诚心诚意的接受批评。
以前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认为要维护一个父亲的尊严。就必须对孩子犯的错严肃以待。当孩子任性、调皮的时候。我会斥责孩子、警告孩子,但我发现那并不是科学的批评方法。
著名的教育专家陈鹤琴认为:孩子幼小的心灵很容易受到挫折,任何粗暴武断的教育方式都是不合适的,只有用温和的建议,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之所以要对犯错的孩子提出温和的建议,有这么儿个原因:
(1)温和的建议可以缓解孩子犯错后的紧张感,多数孩子犯错后都害怕批评,这是一种潜在的心理负担。孩子会猜测父母将会怎样处理自己,因而变得神情紧张,焦虑不安。与此同时,孩子的自我保护本能会促使他做出“心理防御”,以至于不敢也不愿意向父母道出真情。如果父母呵斥孩子,孩子的这种心理负担就会转化成心理压力,对孩子的快乐成长是不利的。这时,如果父母以和蔼的态度、温和的建议开导孩子,就容易使孩子获得心理上的宽慰,孩子紧绷的神经会渐渐松弛。情绪稳定了,他就容易接受父母的教育了。
(2)温和的建议有助于减弱乃至消除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孩子经常受到父母过分严厉的斥责,可以说他们的成长伴随不绝于耳的训斥。在这些孩子眼里,父母是没有亲和力的,甚至是令人讨厌的。由丁:有强烈的对立情绪,所以父份批评他们。他们不会认真接受。有时他们甚主故意调皮捣蛋,与父母对着干。
可见,严厉的斥责很容易激化孩了的逆反心理,不利于父母教育孩子。如果父母给孩子温和的建议,心平气和地与孩子就事论事,孩子就会受到良性的暗示,就愿意接受父母的教诲。长此以往。孩子的叛逆心理就很容易被消除。孩子会自觉按照父母所教的道理去学习、生活和做人。
(3)用温和的建议与孩护交谈,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心理距离,增进彼此的亲密关系。相反,如果父母总是保持这“尊严”对孩子进行声色俱厉的训斥,注往会阻碍亲子交流。
总而言之,用温和的建议与孩了沟通,更容易走迸孩子的心灵,便于对孩子进行谆谆教导。用温和的建议与孩子交流,有助于促进亲子间的思想交流和情感沟通。从而使孩子尊重父母、信赖父母,愿意心悦诚服地接受父母的教导。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不妨先放下“打骂”等粗暴的管教方式,尝试一下对孩子提出温和的建议,引导孩子走出错误。一方面要求父母注意语气和态度,另一方面要求这个温和的建议是有效的,是有的放矢的。父母给孩于提出的建议应该具有针时性和可行性,只有这样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否则,无效的建议提的太多了,即使是用温和的语气提出来,也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