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批评孩子是为了让孩子改正错误。可是不少孩子却被批评的不想改正错误。因为父母的吹毛求疵让他产生自卑、沮丧心理,感觉自己很糟糕,因而失去了改止错误的积极性。以前我也犯过这样的错误,但幸运的是,在专家的帮助下,我明白了在批评孩子时应该注意态度和方法。
当我们信任孩子,对孩子说,你只有一个缺点时,一方面,孩子很容易接受,他会认为自己不是那么糟糕;另一方面,因为只有一个缺点,他有了改正的信心,能够集中精力把缺点改掉。求全责备不仅难以使批评奏效,反而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心,使父母和孩子之间产生矛盾,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后来我在一本亲子教育书上看到这样一句话---孩子是经不起挑剔的。父母越是挑出孩子的不足,越是批评孩了的不对。孩子就越是听不进去。更加糟糕的是,当我们经常说孩子这不行那不行的时候,我们的责备和训斥往往会应验,结果我们会发现孩子果真什么都不行、什么都不好。这就是消极暗示的结果。所以,我们要信任孩子,哪怕批评孩子的时候,也要告诉孩子:“我相信你会改正错误。不断进步。”这就是说,我们要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
大多数孩子都有积极向上的愿望,犯了轻微、无关紧要的“过错”后,他会感到有些内疚和不安,从而把它放在心上,受到良心的责备。如果我们了解并善于运用这一点,当孩子犯了一般性的错误时。不是痛斥他,而是充分信任他,让他自己定出下一阶段改正错误的时限。那么孩子就很可能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这样既可以改善亲子关系,增加彼此间的信任,还有利于提高孩子的自制力,实现孩子的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