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高考第一天,濮阳县爱心送考人士邢巍一大早就起了床,洗漱完毕,贴上统一的爱心送考车贴,驱车离家,7点多钟就开始在濮阳县城里转悠,寻觅送考的对象,可他的一腔热情却受到了冷遇。
邢巍告诉记者:“我和20多个车友组织起来免费接送考生,本来觉得是办好事,会受到学生和家长的欢迎,可等了一上午,就是没有学生愿意坐车,他们情愿自己掏钱去坐三轮车。”
“考试结束后,考生们纷纷出了校门,我在车上坐着,看到没有家长来接的学生我就叫他们上车,结果,半天也没有一个学生愿意上车。”爱心司机肖先生说。
20多名车友都遇到同样的情况。车友王雷懊恼地告诉记者,他们在考场门前等了3个小时,直到考生全部离场,也没能送走一名考生。
考生们对送上门的热心服务不领情,让爱心送考车队成了各个考场前尴尬的“风景”。
濮阳县第一高级中学副校长杨虎领说:“这种现象,说明人和人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考生说:“爱心车队的爱心值得充分肯定,但是坐陌生人开的车确实存在着安全隐患,如果有政府相关部门出面对爱心接送车辆进行登记,并给予一定程度的宣传,我想我会选择乘坐的。”
“但我还是会继续坚持下去。”邢巍肯定地对记者说。